🔐 核心检测机制
1. 自动化代码扫描
采用静态代码分析技术,检测扩展中隐藏的恶意API调用和可疑行为模式[5]()。每日处理超过5万次扩展提交审查[2]()
2. 行为动态监控
通过沙箱环境实时监测扩展的网络请求、DOM操作和数据存储行为,识别异常流量和隐私泄露风险[6]()
⚠️ 恶意插件特征库
- 识别600+种已知恶意行为模式(如cookie劫持、广告注入)[4]()
- 检测隐蔽指纹采集和跨站跟踪技术[3]()
- 机器学习模型分析用户举报数据[7]()
🛡️ 三重防御体系
上架前审核
人工复审高风险扩展,平均审查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6小时[1]()
运行中监控
117版本新增扩展安全状态实时检查功能,自动标记可疑行为[6]()
下架后清理
强制卸载含恶意代码的扩展,2023年累计清理2800万危险安装[2]()
🔍 用户防护指南
安装前验证
检查开发者信息、更新日志和权限需求,避免授予"读取所有网站数据"等敏感权限[5]()
安装后管理
定期访问 chrome://extensions 审查扩展权限,关闭非必要功能[3]()